19 October 2006

七層徙置區

清拆石硤尾,街坊重臨舊地,集體回憶。七層徙置區,除了石硤尾,還有黃大仙和東頭村,都是在木屋區大火或清拆後,為安置居民而設的。設備相當簡陋,只得一個空殼,但對受風吹雨打,擔驚受怕的木屋居民,可以上樓,幾乎比中了馬票還要開心。

七區大廈值得回憶的事物很多。流水潺潺全層共用的公廁,除了早上剛清洗完稍為乾淨外,衝擊你視覺嗅覺不堪入目的景?,有時竟會在夢中重現,原來早已成為我的童年陰影。

水房是另一個相當有趣的公用地方。家中沒有自來水,洗衣服、洗碗,甚至洗頭,都要到只有兩個水龍頭的水房進行。水房在每層樓的中間位置,早上中午是洗衣房,晚飯前後,成為淘米洗菜洗碗的場地。全層幾十戶,爭水口角時有發生,大打出手還未目睹過。

每層有共用浴室,起初沒有供水設備。每人拿著裝了熱水的水桶,熱水多少視乎天氣溫度,先到水房把水桶裝滿,再到浴室?涼。浴室有間格,但每格起初也沒有門,大家赤條相對,彼此坦白得很。浴室的大門多數無法關緊,門也破爛不堪。女兒洗澡,常見媽媽守在門外,提防偷窺。

每個單位只有一百二十平方呎,一家七八口,無法放得下廚房。聰明的居民設計了一款廚房櫃,放在門外窗前。櫃分兩層,下層放煲鑊碗筷,上層放一或兩個火水爐,一邊煲湯,一邊炒菜。黃昏炊煙四起,鑊氣騰升。家庭主婦,看得到左鄰右里今餐食什麼餸飲什麼湯,交流煮飯心得,閒話老公仔女,透明度甚高,沒什麼隱瞞,關係自然好起來。

家計會「兩個夠晒數」宣傳剛剛推出,還未深入民心,生六七個仔女視作等閒。雙層碌架?為指定設備(為何叫碌架床還需考究)。夏天悶熱,家家戶戶把帆布床,後來流行尼龍床放在走廊,「朝行晚拆」,男人男仔睡得滿走廊都是,這是徙置區夏季的一大奇景。

物充滿奇趣,人更值得懷念。

2006-10-19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