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廣播檢討報告書發表後,輿論焦點集中討論香港電台的生死去留,委員大呼不公。資深傳媒人梁天偉說,只是對港台稍作着墨,傳媒就用放大鏡看港台段落,完全忽略新公共廣播公司的設計與安排,對委員不公平。
梁先生是傳媒工作的老行尊,從事新聞教育,觸覺敏銳,見解獨到,沒理由不明白有80 年歷史的港台在港人心中的地位和價值,即使寥寥數語,幾個段落,如果是山埃毒藥,分量已足以置港台於死地。委員們握着的是判官之筆,落了結論後,豈能輕輕的把自己置身事外。
梁先生又說: 「港台仍屬政府部門,架構上有好大包袱,受好多管制。但公共廣播的老闆是香港市民,不是為政府、為政黨做事。現時港台很難排除說不是為政府辦事,因為他們都是政府僱員、是公務員,有很多不方便。」
如果真的是這樣,就很容易了,讓港台整體過渡,員工由公務員轉為非公務員,不願轉職的安排融入其他政府部門,例如新聞處等,不都是可以解決了嗎?如此簡單,為何描繪得比登天還難?
梁先生強調港台員工都是公務員,是政府僱員, 「很難排除說不是為政府辦事」,如果這是港台非死不可的理由,那就令人感到很奇怪了。
若讀者翻開左派報紙的大批判文章,有興趣一聽左派紅人對港台的言論,港台「罄竹難書」的「罪行」,是「反對特區政府」,是「反對派的陣地」。究竟港台的死因,是「太親政府」還是「太反政府」,是「為政府辦事」還是「成為反對派的陣地」?聽來使人暈頭轉向,如墮五里霧中。
其實那又有什麼關係呢?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,要你非死不可,就可以隨便安個罪名給你。反正目的只有一個:新的公共廣播從零開始,一張白紙,就可以徹底消除港台幾十年累積起來的作用和影響力。
究竟港台的真正死因為何?恐怕要開死因庭研究,尋求一個清楚的說法。問題是,一家有近80 年歷史的傳媒機構,是否可以隨隨便便呼之則來揮之則去,順我者昌逆我者亡?還要問問廣大市民的意見。
明報 2007-04-10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