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凌晨三點還是四點,剛剛睡着,突然被一陣陣水聲吵醒。不是廁所水箱的聲音,也不是有什麼人扭開浴室的水龍頭。那水聲,綿延不絕,去了又來。那水聲,不是來自哪個房間,也不是來自窗外,好像是從牀底下傳來。
還在前線跑採訪的時候,離港工作,午夜夢迴,常有不知身在何方的驚恐,夢裏不知身是客。今次也不例外,定了神,用力想想,問自己,究竟人在哪裏?
我睡的不是牀,準確點說,只是擺在地板上的牀褥。那水聲,來自地板下。那水聲,不是水聲,是潮水拍岸的聲音,潮漲,海水在地板下面流過,有節奏地敲打着淺岸。我睡的房子,地板其實動也不動,但每當潮漲潮退,總是有種在船上盪來盪去的感覺。
周末,幾個家庭大大小小到大澳棚屋,住了一個晚上,可能是白天走得太累,睡不穩,夜半醒來,那熟悉的身在異鄉的感覺,又再襲來。
後來才知道,大澳的漁民們,約在兩百多年前,已經開始建造棚屋。起初,他們把漁船用石頭固定在淺岸水邊,安頓一家老少。
再過一段時間,漁民用簡陋的材料,像葵葉、木板、鐵皮,蓋搭成一家半圓屋頂的房子。把石柱打入海牀,一種名叫坤甸的木樁,插進石柱,整個棚屋,就固定在石柱木樁之上。一名大澳漁民說,坤甸產自東南亞,在乾燥的時候容易爆裂,放在水中,可以幾十年不變。
後來,棚屋發展出第二期第三期,上下兩層,有水有電,涼風颯颯,通爽舒適。漁船就停在棚屋後門的水中,漁網等用具就放到他們稱作棚頭的露台。棚屋的設計,與漁民的日常作息生活,緊密配合。
棚頭用途廣泛,除了擺放漁具,乘涼聊天,曬被晾衫外,曬鹹魚,做蝦糕等這些大澳特產,都可以在棚頭製作。
二○○○年的一場大火,引發了一場棚屋存廢的爭論,當局也蓋了幾幢與大澳景觀絕不協調的公屋,鼓勵居民上樓。住過棚屋,你就會知道他們為何不為所動。
明報 2007-08-27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