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 March 2007

解密「不良詞彙」

我最有興趣了解這本「不良詞彙」天書的歷史源頭,包括成書的年份、背景,什麼人參與制訂?由誰拍板? 「不良詞彙」的定義是什麼?引入或剔走又有什麼準則?我問過不少知情人士,但沒有一個人能給我一幅清晰的圖畫。本報讀者藏龍伏虎,或許有人可以解答我的疑難。

更荒謬的是,作為廣播傳媒老兵,到今天才有機會一窺這本天書的全豹,才可以拿在手中逐頁翻閱細看。為何如此?我聽過一個啼笑皆非的所謂「理由」:天書是保密的,不能隨便拿給人看。節目主持人看了就會入腦,入腦以後做節目會衝口而出,這樣就會犯規,所以最好不要看。

如此這般,我只能靠「傳聞」作為廣播用語準則: 「吹雞」是不能說的, 「眼超超」會被人投訴……實情是否如此?十個廣播人可以有二十個不同版本。

聞說,天書會定期檢討,內容亦會有所增刪。上次修訂,是二○○四年,距今已有三年之久。但修改增刪根據什麼準則?由誰人話事?外界所知不多。據了解,影視處會召集一幫資深影視界人士表達意見,最後由官員拍板。但整個過程,都在一個黑箱裏進行。為什麼刪去這個?保留那個?從來沒有以理服人的交代。

審查官員看着這份中文俗語英文解釋的詞彙清單,只懂照單執藥,聽見一句對白,看見一個名詞,就像條件反射般跳將起來,刪剪、禁播,不顧劇情需要,不看上文下理。鬧出勸喻《秋天的童話》這種荒唐的國際笑話,就是這種僵化制度的必然結果。

語言是空氣,是水,是維持創作生命最基本的元素。語言是有生命的,會長大,會成熟。昔日的粗話,經過時空洗練,今天成為生動活潑的日常用語。愈多禁忌和限制,愈窒息創作自由。

「不良詞彙」根據什麼準則制訂?應該向公眾說明。清單需要解密,上網公開,讓市民討論,什麼可以說,什麼不能言,應該全民參與,不要由審查當局說了算。

2007-03-21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