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個青春期的女兒,整天沉迷電腦網絡,MSN 通宵達旦,你肯定擔心她在跟什麼人交往,樂此不疲,在網上聊的又是什麼?
心平氣和跟她說,有興趣了解她的網上世界,希望看看她聊的內容,沒說兩句,竟然毫不費力,爽快答應。
打開電腦,接通MSN,馬上有人登入,用的是一個古怪得你無法記住的名字,手指在鍵盤上飛快的轉,來不及看清楚,一個又一個信息去了又來,你親身感受到信息爆炸的威力。
沒錯,年紀大了,無法不承認眼老花兼轉數慢,但自問受過高等教育,沒理由女兒在聊些什麼,竟然一點都看不懂,一會兒是符號,一會兒是所有字都認識但全不明白的中文,一會兒是連音也發不出來的英文單字。看得頭暈目眩,唯有舉手投降。
女兒不動聲色,但肯定從心裏笑出來,面露得意勝利之色。看就看吧,你這老頭,我寫的是火星文,你能看得懂嗎?
以上情節雖然不是我的真實遭遇,但相信跟不少有青春期子女的父母一樣,遲早會遭逢同樣的不幸。不要怕,希望在人間,唯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,借助電腦科技,上網查證,學習火星文。
不查則可,一查之下,真是乖乖不得了。原來年輕人使用的火星文,不僅有地域之分,香港、台灣、大陸都不一樣,根本沒有統一的標準。而且,火星文有生命會繁殖成長變體,只要一個人發明了一個火星文,在網上用過,網民受落了,一傳十十傳百,就成了新的文字新的文體和新的文法。不是我不明白,這世界變化快,火星文這工具,真的不是我這個老頭容易掌握的。
例如「禾刀唔豬」即「我都唔知」,「你巧令女」即「你好靚女」。先旨聲明,這兩句,可能早已out 了,再用,可能被女兒訕笑。又例如::-)即「微笑」,:-( 就是「唔happy」的意思。還有數不勝數的表情符號,我的花崗岩頭腦永遠無法裝得下。
台灣的又有所不同,撇開國語拼音或閩南話演變而來的火星文先不談,基於文化差異,更是無法理解。容易一點的,如「ball ball you!」即「求求你!」,「1 切斗4 幻j,↓ b 到挖d 」就是「一切都是幻覺,嚇不倒我的」。
「2b? Nt2b? ???」,告訴我,這是什麼?下篇給你答案。
2007-09-29
29 September 2007
26 September 2007
壞了長官的大事
新界某區中學的校長們,認為政治比較敏感,也「不客觀」,禁止學生向長官提問政治議題,這種心態,使人懷疑他們仍然生活在老舍《茶館》年代。茶館牆壁貼上「莫談國是」的紙條,偵緝特務突然出現,威嚇顧客閉口噤聲。雖然我們看不到真情對話的會場上有什麼異樣,但偵緝特務,就如鬼魅一樣,長期生活在校長們心中。
這是中國人日積月累揣摩文化的條件反射,如果不是明確容許,開了綠燈,那壺不開最好別提那壺,免得長官不悅。長官權威不容挑戰,於是千叮萬囑,意見是要建設性的,千萬不要批評長官,也不能提些連長官也答不上的難題,免得長官尷尬。於是,如此這般,一場所謂真情對話,在過分設計和刻意安排下,變得淡如白開水,旁邊的看官,除了認為學生的水平實在太低落,得不到其他結論。
學生甘於平庸,師長們也樂見學生聽話,因為愈平庸聽話,愈依足指示去辦就愈安全,出錯的機會就愈少,尤其在長官面前,揣摩着他想聽什麼想談什麼,投其所好,皆大歡喜,對話結束了,沒出任何亂子,這是最好的結局,大家都鬆了一口氣。
這能怪學生嗎?年輕人天生就有飛翔的創意、自由的思想,本性喜歡越軌打破常規,但在學校嚴格規條下,這也忌諱那也不准,長官來了更是一級戒備,千挑萬選才揀出幾個絕不出錯的同學來提問,學生心底裏的鬼怪意念,未提出來就把自己槍斃了,又怎能期待他們有什麼驚天之論。
中國人一向認為政治污穢不堪,視為蛇蠍,不許聞問,避之為恐不及,這是千百年DNA 沉澱,耳聞目睹親歷的經驗累積。根深柢固的觀念,老一輩中國人揮之不去,耳濡目染,代代相傳,也影響着我們的下一代。
但校長們,你們知道嗎?你們的時間統統搞錯了。今天的香港,不是害怕太多人談政治,而是擔心沒有人肯搞政治。長官千辛萬苦,才僅可以埋班組閣,費盡腦汁,也揀不出幾個當副局長局長助理的材料。香港缺乏政治人才,無以為繼,校長們這種作為要負絕大部分責任。校長們,你們知道嗎,這樣做,正正壞了長官的大事,長官如果知道了,問罪下來,你們擔當得起嗎?
2007-09-26
這是中國人日積月累揣摩文化的條件反射,如果不是明確容許,開了綠燈,那壺不開最好別提那壺,免得長官不悅。長官權威不容挑戰,於是千叮萬囑,意見是要建設性的,千萬不要批評長官,也不能提些連長官也答不上的難題,免得長官尷尬。於是,如此這般,一場所謂真情對話,在過分設計和刻意安排下,變得淡如白開水,旁邊的看官,除了認為學生的水平實在太低落,得不到其他結論。
學生甘於平庸,師長們也樂見學生聽話,因為愈平庸聽話,愈依足指示去辦就愈安全,出錯的機會就愈少,尤其在長官面前,揣摩着他想聽什麼想談什麼,投其所好,皆大歡喜,對話結束了,沒出任何亂子,這是最好的結局,大家都鬆了一口氣。
這能怪學生嗎?年輕人天生就有飛翔的創意、自由的思想,本性喜歡越軌打破常規,但在學校嚴格規條下,這也忌諱那也不准,長官來了更是一級戒備,千挑萬選才揀出幾個絕不出錯的同學來提問,學生心底裏的鬼怪意念,未提出來就把自己槍斃了,又怎能期待他們有什麼驚天之論。
中國人一向認為政治污穢不堪,視為蛇蠍,不許聞問,避之為恐不及,這是千百年DNA 沉澱,耳聞目睹親歷的經驗累積。根深柢固的觀念,老一輩中國人揮之不去,耳濡目染,代代相傳,也影響着我們的下一代。
但校長們,你們知道嗎?你們的時間統統搞錯了。今天的香港,不是害怕太多人談政治,而是擔心沒有人肯搞政治。長官千辛萬苦,才僅可以埋班組閣,費盡腦汁,也揀不出幾個當副局長局長助理的材料。香港缺乏政治人才,無以為繼,校長們這種作為要負絕大部分責任。校長們,你們知道嗎,這樣做,正正壞了長官的大事,長官如果知道了,問罪下來,你們擔當得起嗎?
2007-09-26
23 September 2007
莫談國事
近年,長官喜歡與年輕人真情對話,電視直播,新聞重溫,既可顯示長官走入群眾,又可增加公關宣傳。但在spin doctor 的主導下,這種公關,成了廿一世紀的奇技淫巧,花樣百出,頭暈目眩。真情對話愈來愈多,愈搞愈濫,真情變濫情,更起着相反效果。
日前,長官親臨新界某區,與300 中學生對談。同學個個有備而來,不似答問大會,倒像朗誦比賽,問題長篇大論,內容倒背如流。好不容易把問題問完,舒一口氣,下一位。講話的內容或有不同,表達的方法卻一模一樣,強勢指導過分綵排的痕迹,一眼就看得出來。
長官御駕親臨,校長如獲聖旨,為怕失禮,為防閃失,百分百保險也唯恐不夠。連夜制訂方案,設計範圍,草擬內容、程序、走位、語氣、態度,鉅細無遺,再三綵排,要像一場大騷來抓。要做到萬無一失,所有提問,只能照本宣科,不得肆意出位,絕對不能在長官面有任何失言。
因為這個任務,師長們殫精竭慮,個個精神緊張,幾星期下來,度過幾個失眠的夜晚,身上的幾斤肉,也因此而人間蒸發。師長們的努力,終有成果,把學生訓練成像倒模一樣的機器木偶,聲線語調神態,都有幾乎統一的標準,百分百保證,百分百安全。
安排得太刻意,學生們演技也實在太差,生硬走板,看不到半場,已令人呵欠連天,悶出個鳥來。
經記者查證,遠遠還不止這些。原來校長們還規定,提問範圍只限「經濟、教育、青少年、可持續發展」四項議題,雙普選、兩太相爭等近期熱門話題,對不起,嚴禁提問。
為何禁止政治議題?校長們認為,政治議題太敏感,擔心學生意見「不客觀」,故決定集中討論民生問題。
什麼叫政治議題太敏感?什麼叫學生意見「不客觀」?是長官親信與校長們打過招呼,要他們千萬不要談雙普選,還是校長們揣摩上意,擔心學生一時貪玩調皮,或是問題太過尖銳,萬一長官答不上來,令他尷尬面黑,禍從天降,招致殺校危機?這些問題,必須盡快澄清,以釋外界疑慮,否則,就是陷長官於不義。
聽了校長的回應,回過神來,忽然看見禮堂四周的牆壁上,貼滿「莫談國事」的標語,如幻似真。
2007-09-23
日前,長官親臨新界某區,與300 中學生對談。同學個個有備而來,不似答問大會,倒像朗誦比賽,問題長篇大論,內容倒背如流。好不容易把問題問完,舒一口氣,下一位。講話的內容或有不同,表達的方法卻一模一樣,強勢指導過分綵排的痕迹,一眼就看得出來。
長官御駕親臨,校長如獲聖旨,為怕失禮,為防閃失,百分百保險也唯恐不夠。連夜制訂方案,設計範圍,草擬內容、程序、走位、語氣、態度,鉅細無遺,再三綵排,要像一場大騷來抓。要做到萬無一失,所有提問,只能照本宣科,不得肆意出位,絕對不能在長官面有任何失言。
因為這個任務,師長們殫精竭慮,個個精神緊張,幾星期下來,度過幾個失眠的夜晚,身上的幾斤肉,也因此而人間蒸發。師長們的努力,終有成果,把學生訓練成像倒模一樣的機器木偶,聲線語調神態,都有幾乎統一的標準,百分百保證,百分百安全。
安排得太刻意,學生們演技也實在太差,生硬走板,看不到半場,已令人呵欠連天,悶出個鳥來。
經記者查證,遠遠還不止這些。原來校長們還規定,提問範圍只限「經濟、教育、青少年、可持續發展」四項議題,雙普選、兩太相爭等近期熱門話題,對不起,嚴禁提問。
為何禁止政治議題?校長們認為,政治議題太敏感,擔心學生意見「不客觀」,故決定集中討論民生問題。
什麼叫政治議題太敏感?什麼叫學生意見「不客觀」?是長官親信與校長們打過招呼,要他們千萬不要談雙普選,還是校長們揣摩上意,擔心學生一時貪玩調皮,或是問題太過尖銳,萬一長官答不上來,令他尷尬面黑,禍從天降,招致殺校危機?這些問題,必須盡快澄清,以釋外界疑慮,否則,就是陷長官於不義。
聽了校長的回應,回過神來,忽然看見禮堂四周的牆壁上,貼滿「莫談國事」的標語,如幻似真。
2007-09-23
20 September 2007
平台
阿太說要放下身段,講得出做得到,二話不說,馬上從仙界走入凡間。
什麼泛民協調機制,什麼初選辯論細則,所有會議,阿太都不厭其煩,以極大的耐性奉陪到底。
本來,阿太一出,誰與爭鋒,阿貓阿狗應隨即讓路,鋪好紅地氈,迎接大老倌出場。有人識趣第一時間彈開,為阿太參選掃清障礙,但仍有人不甘心阻頭阻勢,堅持展開初選程序。
旁觀的專欄作家、電台名嘴,對阿太的身段形象,比自己的容貌口才還肉緊,搖旗吶喊,口水四溢,說以阿太今時今日的地位,參加那個撈什子初選幹什麼?徒浪費精力和時間。
哼!你貴姓?跟阿太辯論,你配嗎?
豈料,皇帝不急太監急的幫閒們,眼鏡碎片掉滿一地,阿太竟然什麼都應承,而且連細節都答應得徹徹底底。幫閒們無法明白,這是阿太的心結,我等這個機會,等得太久了。
阿太需要的是一個平台。成立核心小組,政改方案發表過了,民意調查公布完了,非但阿爺沒有找過她,連社會也沒有什麼反響。阿太說得坦白,就是因為缺乏平台。
政治是表演藝術,平台,說得準確一點,就是舞台。試想想,一個歌手舞者,不管你是十八般武藝,件件出色,不讓你上台表演,縱有超凡絕技,也無從發揮。六年前退出舞台的阿太,除非早已心如止水,甘心從此含飴弄孫,否則那種寂寞難耐孤單冷清,外人是無法理解的。
人走茶涼,政治是很現實的。我耳聞目睹,一次阿太開吹風會,發表對政改的看法,新晉記者姐仔連珠炮發,問得阿太面有瘟色。換轉阿太還在朝當權,或任何一個司長局長,這些記者們還敢如此放肆嗎?
阿太放出消息參選,久違了的阿爺又來勸她了。阿太的一舉一動,又再成為傳媒焦點。阿太說的話要有人聽,就需要一個正正式式的平台。
幫閒們說阿太根本不需要參加初選機制,他們太不明白阿太需要什麼了。初選的所謂辯論,其實只是阿太的個人政策宣言,難得的是,還有電視電台直播。六年了,無論是參加遊行,還是核心小組,阿太的受傳媒注視的程度,比得上今次宣布參選嗎?
我期待阿太的初選辯論,更期待的,是她如何落街嗌咪。
2007-09-20
什麼泛民協調機制,什麼初選辯論細則,所有會議,阿太都不厭其煩,以極大的耐性奉陪到底。
本來,阿太一出,誰與爭鋒,阿貓阿狗應隨即讓路,鋪好紅地氈,迎接大老倌出場。有人識趣第一時間彈開,為阿太參選掃清障礙,但仍有人不甘心阻頭阻勢,堅持展開初選程序。
旁觀的專欄作家、電台名嘴,對阿太的身段形象,比自己的容貌口才還肉緊,搖旗吶喊,口水四溢,說以阿太今時今日的地位,參加那個撈什子初選幹什麼?徒浪費精力和時間。
哼!你貴姓?跟阿太辯論,你配嗎?
豈料,皇帝不急太監急的幫閒們,眼鏡碎片掉滿一地,阿太竟然什麼都應承,而且連細節都答應得徹徹底底。幫閒們無法明白,這是阿太的心結,我等這個機會,等得太久了。
阿太需要的是一個平台。成立核心小組,政改方案發表過了,民意調查公布完了,非但阿爺沒有找過她,連社會也沒有什麼反響。阿太說得坦白,就是因為缺乏平台。
政治是表演藝術,平台,說得準確一點,就是舞台。試想想,一個歌手舞者,不管你是十八般武藝,件件出色,不讓你上台表演,縱有超凡絕技,也無從發揮。六年前退出舞台的阿太,除非早已心如止水,甘心從此含飴弄孫,否則那種寂寞難耐孤單冷清,外人是無法理解的。
人走茶涼,政治是很現實的。我耳聞目睹,一次阿太開吹風會,發表對政改的看法,新晉記者姐仔連珠炮發,問得阿太面有瘟色。換轉阿太還在朝當權,或任何一個司長局長,這些記者們還敢如此放肆嗎?
阿太放出消息參選,久違了的阿爺又來勸她了。阿太的一舉一動,又再成為傳媒焦點。阿太說的話要有人聽,就需要一個正正式式的平台。
幫閒們說阿太根本不需要參加初選機制,他們太不明白阿太需要什麼了。初選的所謂辯論,其實只是阿太的個人政策宣言,難得的是,還有電視電台直播。六年了,無論是參加遊行,還是核心小組,阿太的受傳媒注視的程度,比得上今次宣布參選嗎?
我期待阿太的初選辯論,更期待的,是她如何落街嗌咪。
2007-09-20
17 September 2007
阿太出山
千呼萬喚,阿太終於願意 放下身段,不再過分珍惜羽毛,出山了。
阿太沒再穿驚艷照人的紅色套裝,卸下上流Ball 場的珠光寶氣,放棄了六星級酒店function 場地,走入尋常百姓的社福機構,發表處女競選宣言。
阿太沒有昔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前呼後擁,沒有人為她安排打點,只有女兒跟出跟入,女兒畢竟不是吃那碗飯,沒見過如此蜂擁難纏的記者,有點慌亂,也插不上手,一切事情,只得由阿太一個人來應付。
好不容易把那些毫無紀律的記者安頓下來,終於可以開腔了,怎料一出閘就脫腳。「我宣布有意競逐行政……立法會港島區補選……」「行政」?不是行政長官是什麼呢?行政長官……行政長官,唉!這個位置本來該是我的,只要我當年稍稍放下身段,放棄那個什麼「香港良心」的虛榮頭銜,在阿爺面前演活一個聽話的小乖乖,這個位置了我早就坐定了,還輪得到你這個一直做我手下的寂寞推銷員嗎?幸運之神常常和我擦身而過,這是我自己的選擇,怨不得人。
紙上斗大的字明明寫得清清楚楚,為什麼好像眼前一黑, 「立法」和「行政」就移形換影。那該死的佛洛伊德老頭,真的比水晶球還要靈驗,日有所思,開口就中,潛意識這東西,要騙自己也騙不了。
阿太在官場打滾四十年,什麼大場面沒見過?雖一把年紀,勝在經驗滿瀉,只窒了一下,不消幾秒,馬上回過神來,沒露一點尷尬。那燦爛的笑容迷人的梨渦,把難堪都掩藏得嚴嚴實實。六十七之齡,果是寶刀未老。
不僅未老,比起那些滑頭政客,竟然帶來一點清新的感覺。有記者問,阿太參選,有沒有考慮個人得失?一般政客也許眉頭不皺一下,想也不想就搶着回應: 「在民主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的上,從沒有個人得失這個問題。」如果阿太說的是這種虛情假意言不由衷的答案,就顯得俗了。
「個人得失,我和家人當然有考慮。」然後話鋒一轉: 「無論哪個選舉,都無十足把握輸和贏……如果選民投票不認同我,我都覺得做了應做的事,心安理得。」答得瀟灑利落。
香港政治,阿太算是第零梯隊,第一二三四梯隊們,不妨重溫阿太記者會,學到嘢。
2007-09-17
阿太沒再穿驚艷照人的紅色套裝,卸下上流Ball 場的珠光寶氣,放棄了六星級酒店function 場地,走入尋常百姓的社福機構,發表處女競選宣言。
阿太沒有昔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前呼後擁,沒有人為她安排打點,只有女兒跟出跟入,女兒畢竟不是吃那碗飯,沒見過如此蜂擁難纏的記者,有點慌亂,也插不上手,一切事情,只得由阿太一個人來應付。
好不容易把那些毫無紀律的記者安頓下來,終於可以開腔了,怎料一出閘就脫腳。「我宣布有意競逐行政……立法會港島區補選……」「行政」?不是行政長官是什麼呢?行政長官……行政長官,唉!這個位置本來該是我的,只要我當年稍稍放下身段,放棄那個什麼「香港良心」的虛榮頭銜,在阿爺面前演活一個聽話的小乖乖,這個位置了我早就坐定了,還輪得到你這個一直做我手下的寂寞推銷員嗎?幸運之神常常和我擦身而過,這是我自己的選擇,怨不得人。
紙上斗大的字明明寫得清清楚楚,為什麼好像眼前一黑, 「立法」和「行政」就移形換影。那該死的佛洛伊德老頭,真的比水晶球還要靈驗,日有所思,開口就中,潛意識這東西,要騙自己也騙不了。
阿太在官場打滾四十年,什麼大場面沒見過?雖一把年紀,勝在經驗滿瀉,只窒了一下,不消幾秒,馬上回過神來,沒露一點尷尬。那燦爛的笑容迷人的梨渦,把難堪都掩藏得嚴嚴實實。六十七之齡,果是寶刀未老。
不僅未老,比起那些滑頭政客,竟然帶來一點清新的感覺。有記者問,阿太參選,有沒有考慮個人得失?一般政客也許眉頭不皺一下,想也不想就搶着回應: 「在民主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的上,從沒有個人得失這個問題。」如果阿太說的是這種虛情假意言不由衷的答案,就顯得俗了。
「個人得失,我和家人當然有考慮。」然後話鋒一轉: 「無論哪個選舉,都無十足把握輸和贏……如果選民投票不認同我,我都覺得做了應做的事,心安理得。」答得瀟灑利落。
香港政治,阿太算是第零梯隊,第一二三四梯隊們,不妨重溫阿太記者會,學到嘢。
2007-09-17
14 September 2007
大聲唔代表冇禮貌
《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》呼籲國人到了外國, 「在公共場合要表現平靜,不要大聲說話,避免突出自己」,連日來,引起了內地媒體強烈反響,圍繞中國人在海外的失禮表現,揶揄諷刺有之,搖頭嘆息有之,苦口婆心有之,厲聲撻伐有之,總之都是憂心忡忡,怕這樣繼續下去,中國人已成黃禍,終有一天會被開除球籍。
媒體議論紛紛,擾擾攘攘,官方終於按捺不住,出來定調,人民網以訪談形式,訪問了一位法學專家,以權威的口脗,解讀指南。
「大聲說話」給人大做文章,專家的解讀,當然要集中為這幾個字消毒。要把影響扭轉過來,專家搜索枯腸, 提出兩套理論: 一為「安全論」,二為「文化差異論」。
專家沒有否定禮貌的問題,但卻認為這只是小事一樁,重點在於安全:「在公共場所避免大聲說話,常常會引起他人注意,注意到你是一個對當地情况和規則不甚了解的外國人。在這一個陌生的國家可能導致不法之徒覬覦之心,影響到你的安全。」專家又說: 「不同的文明和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,它們沒有誰高誰低。
單純地說,大聲說話和小聲說話,如果不是從安全的角度來說,而從其他的方法來考慮,本身在不同的場合,在不同的國家,不同的民族,可能覺得並不是說哪個更好,哪個更差。」專家說得迂迴曲折,生怕傷害了中國人民脆弱的感情,呼籲國人入鄉隨俗,在公共場合降低聲浪,再三強調不存在好壞高低,只是文化不同,也是為了國人安全。專家解得吃力,翻來覆去,看得令人丈八金剛。外交部駐外使節,何不引用周潤發在電影裏的一句對白: 「我大聲,唔代表我冇禮貌」,廣為宣傳,解釋中國的大聲文化,取得人家諒解,不是更簡單直接嗎?
國人無論是呼朋還是喚友,嬉笑還是駡娘,不問場合,都嗓門特大,聲如洪鐘,這種習慣如何形成,有文化深層原因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戒除。
要改變這種陋習,不能過分保護,要不留情面直斥其非,令他們有羞恥感。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,不是安全問題,更不是文化問題,而是跟隨地吐痰,到處便溺一樣,是個衛生問題,同樣是污染環境,令人生厭。
明報 2007-09-14
媒體議論紛紛,擾擾攘攘,官方終於按捺不住,出來定調,人民網以訪談形式,訪問了一位法學專家,以權威的口脗,解讀指南。
「大聲說話」給人大做文章,專家的解讀,當然要集中為這幾個字消毒。要把影響扭轉過來,專家搜索枯腸, 提出兩套理論: 一為「安全論」,二為「文化差異論」。
專家沒有否定禮貌的問題,但卻認為這只是小事一樁,重點在於安全:「在公共場所避免大聲說話,常常會引起他人注意,注意到你是一個對當地情况和規則不甚了解的外國人。在這一個陌生的國家可能導致不法之徒覬覦之心,影響到你的安全。」專家又說: 「不同的文明和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,它們沒有誰高誰低。
單純地說,大聲說話和小聲說話,如果不是從安全的角度來說,而從其他的方法來考慮,本身在不同的場合,在不同的國家,不同的民族,可能覺得並不是說哪個更好,哪個更差。」專家說得迂迴曲折,生怕傷害了中國人民脆弱的感情,呼籲國人入鄉隨俗,在公共場合降低聲浪,再三強調不存在好壞高低,只是文化不同,也是為了國人安全。專家解得吃力,翻來覆去,看得令人丈八金剛。外交部駐外使節,何不引用周潤發在電影裏的一句對白: 「我大聲,唔代表我冇禮貌」,廣為宣傳,解釋中國的大聲文化,取得人家諒解,不是更簡單直接嗎?
國人無論是呼朋還是喚友,嬉笑還是駡娘,不問場合,都嗓門特大,聲如洪鐘,這種習慣如何形成,有文化深層原因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戒除。
要改變這種陋習,不能過分保護,要不留情面直斥其非,令他們有羞恥感。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,不是安全問題,更不是文化問題,而是跟隨地吐痰,到處便溺一樣,是個衛生問題,同樣是污染環境,令人生厭。
明報 2007-09-14
11 September 2007
誰教壞了我們的黑猩猩?
內地《新安晚報》八月底刊出了一篇文章: 「誰教壞了我們的黑猩猩?」話說幾名遊客在逛合肥市野生動物園時,竟然遭到黑猩猩吐口水,遊客不敵,只得倉皇逃走。黑猩猩為何懂得吐口水?又為何要向遊客吐口水?經記者向動物園職工查證,黑猩猩這一惡舉,是遊客教出來的。
報道說:幾名遊客將手中的果皮、食品和礦泉水砸向黑猩猩,並向牠吐口水,結果黑猩猩被惹怒,撿起礦泉水瓶砸向遊客,並也向遊客吐口水。
如是者,一場以眼還眼的人猩口水大戰,就如此這般地展開。
黑猩猩是靈長類,染色體與人類相近,聰明,模仿力強,學習速度很快,沒有遊客這種的示範,黑猩猩絕不會懂得這樣的行為,說遊客教壞了黑猩猩,點了題,也說得非常準確。
文章說,這種笑話是在我們自己國家裏發生,連黑猩猩都記住了我們曾向牠吐口水,別國公民怎麼能對你隨地吐痰、大嗓門的陋習視若無睹!
內地同胞境外旅遊,問題豈止吐痰和大嗓門,有一些他們習以為常的表現和行為,更有驚嚇效果。
我遇過最經典的一幕,是在火車月台候車的長椅上,一位打扮入時的內地女遊客,一面與坐在旁邊的遊伴傾談,一面把鞋子襪子一一脫下,悠然自得地剪起腳趾甲來,其姿勢之自然,其態度之從容,其心神之投入,簡直把月台當成是她家的睡房或廁所,沒有絲毫的尷尬與不安。替五隻腳趾完成了任務,把鞋襪穿回,又輪到另外五隻腳趾接受貼身享受。我站在遠處,看見過路人都面露厭惡之色,急步走過,避之唯恐不及,生怕這位時髦女士的體物,飛濺到自己的身上來。
有報道說中國遊客把人家展覽的觀賞魚撈出來準備架爐烹燒,起初難以置信,看過這些報道和親身經歷,國人在外國之異常行為,已到了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的地步。
喧嘩吵鬧,排隊打尖,衝車霸位,這是我們每天都可以見到的奇景,本地人也會這樣做,見怪不怪,我們都會用體諒和接納的心情看待,但到了外國,人家以為你是未開化的野蠻人。
中國外交部的領事保護指南,只提醒國人不要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,若要鉅細無遺的把所有毛病都挑出來,恐怕一本書也寫不完。
明報 2007-09-11
報道說:幾名遊客將手中的果皮、食品和礦泉水砸向黑猩猩,並向牠吐口水,結果黑猩猩被惹怒,撿起礦泉水瓶砸向遊客,並也向遊客吐口水。
如是者,一場以眼還眼的人猩口水大戰,就如此這般地展開。
黑猩猩是靈長類,染色體與人類相近,聰明,模仿力強,學習速度很快,沒有遊客這種的示範,黑猩猩絕不會懂得這樣的行為,說遊客教壞了黑猩猩,點了題,也說得非常準確。
文章說,這種笑話是在我們自己國家裏發生,連黑猩猩都記住了我們曾向牠吐口水,別國公民怎麼能對你隨地吐痰、大嗓門的陋習視若無睹!
內地同胞境外旅遊,問題豈止吐痰和大嗓門,有一些他們習以為常的表現和行為,更有驚嚇效果。
我遇過最經典的一幕,是在火車月台候車的長椅上,一位打扮入時的內地女遊客,一面與坐在旁邊的遊伴傾談,一面把鞋子襪子一一脫下,悠然自得地剪起腳趾甲來,其姿勢之自然,其態度之從容,其心神之投入,簡直把月台當成是她家的睡房或廁所,沒有絲毫的尷尬與不安。替五隻腳趾完成了任務,把鞋襪穿回,又輪到另外五隻腳趾接受貼身享受。我站在遠處,看見過路人都面露厭惡之色,急步走過,避之唯恐不及,生怕這位時髦女士的體物,飛濺到自己的身上來。
有報道說中國遊客把人家展覽的觀賞魚撈出來準備架爐烹燒,起初難以置信,看過這些報道和親身經歷,國人在外國之異常行為,已到了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的地步。
喧嘩吵鬧,排隊打尖,衝車霸位,這是我們每天都可以見到的奇景,本地人也會這樣做,見怪不怪,我們都會用體諒和接納的心情看待,但到了外國,人家以為你是未開化的野蠻人。
中國外交部的領事保護指南,只提醒國人不要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,若要鉅細無遺的把所有毛病都挑出來,恐怕一本書也寫不完。
明報 2007-09-11
08 September 2007
「不要大聲說話」
暑期結束前,匆匆去了一趟泰國,吃喝玩樂,玩了幾天。以前一個偌大泳池刺激的水上遊戲已夠小孩們滿足,今天,購物竟然成了女兒的主要節目。小孩長大了,我們也不得不認老。另一個人老了的表徵,是非要擠出一點時間出來做Spa 按摩,紓緩那過度疲累勞損的老骨頭。
住的是一家雅致但不豪華的度假酒店,那供客人按摩的小屋,佈置得頗有品味。柔和舒適的燈光,洗滌心靈的音樂,遠離塵囂,盡去煩惱。按摩小屋的胖女士和顏悅色笑臉盈盈的奉上香茶,遞上毛巾,用不太流利的英語,跟我們攀談起來。
她問: 「你們是哪裏來的?」「香港。」「我看得出來,你們不是中國來的。」「你怎麼分得出?有什麼分別?」她回答得有點謹慎,欲言又止,說得結結巴巴: 「我分得出來,香港人跟中國人不同,中國人比較嘈吵,但你們沒有什麼說話……」我們再沒再回應,只有相視而笑。
說內地的中國人比較嘈吵,這可能是事實,但香港人又何嘗不然,尤其出外旅行,那種忘乎所以的亢奮,同樣是令人側目,教人搖頭。那位按摩小屋的胖女士一眼就認出我們是香港人,吵與不吵可能最容易分辨,衣著打扮,氣質舉止,總是有所不同。至於你是香港的中國人,還是中國的香港人,如此複雜的身分認同,當然不會在這位泰國女士的興趣範圍之內。
中國外交部最近發布了《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》2007 年版,主要內容,是有關中國人在外國如何取得領事保護和協助等,由什麼叫領事保護到具體操作聯絡電話,一應俱全,非常詳盡,內容近二萬字。但傳媒有興趣的不是其他,而是以下的一段:「在公共場合要表現平靜,不要大聲說話,避免突出自己……」就是這二十二個字,在網上平台、內地媒體、華文世界,熱爆討論。他們都問,由外交部來提醒國人出外旅遊「不要大聲說話」,反映了問題的嚴重性,但國人在外國令人厭惡的舉止行為,又豈止「大聲說話」那麼簡單。中國是文明古國,是禮義之邦,為何要淪落到要人家專門用簡體中文提醒: 「便後請冲水」、「請安靜」?究竟這些突然富起來的同胞,出了什麼問題?
明報 2007-09-08
住的是一家雅致但不豪華的度假酒店,那供客人按摩的小屋,佈置得頗有品味。柔和舒適的燈光,洗滌心靈的音樂,遠離塵囂,盡去煩惱。按摩小屋的胖女士和顏悅色笑臉盈盈的奉上香茶,遞上毛巾,用不太流利的英語,跟我們攀談起來。
她問: 「你們是哪裏來的?」「香港。」「我看得出來,你們不是中國來的。」「你怎麼分得出?有什麼分別?」她回答得有點謹慎,欲言又止,說得結結巴巴: 「我分得出來,香港人跟中國人不同,中國人比較嘈吵,但你們沒有什麼說話……」我們再沒再回應,只有相視而笑。
說內地的中國人比較嘈吵,這可能是事實,但香港人又何嘗不然,尤其出外旅行,那種忘乎所以的亢奮,同樣是令人側目,教人搖頭。那位按摩小屋的胖女士一眼就認出我們是香港人,吵與不吵可能最容易分辨,衣著打扮,氣質舉止,總是有所不同。至於你是香港的中國人,還是中國的香港人,如此複雜的身分認同,當然不會在這位泰國女士的興趣範圍之內。
中國外交部最近發布了《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》2007 年版,主要內容,是有關中國人在外國如何取得領事保護和協助等,由什麼叫領事保護到具體操作聯絡電話,一應俱全,非常詳盡,內容近二萬字。但傳媒有興趣的不是其他,而是以下的一段:「在公共場合要表現平靜,不要大聲說話,避免突出自己……」就是這二十二個字,在網上平台、內地媒體、華文世界,熱爆討論。他們都問,由外交部來提醒國人出外旅遊「不要大聲說話」,反映了問題的嚴重性,但國人在外國令人厭惡的舉止行為,又豈止「大聲說話」那麼簡單。中國是文明古國,是禮義之邦,為何要淪落到要人家專門用簡體中文提醒: 「便後請冲水」、「請安靜」?究竟這些突然富起來的同胞,出了什麼問題?
明報 2007-09-08
05 September 2007
黃惠琼
大澳有一位「愚婦」,她沒有移山,十多二十年前,一石一土,一磚一泥,搶修那具歷史價值的防波提大壆,惹來譏諷和白眼,她,就是黃惠琼。我在電視看到她的專題報道,心中也不無疑問,究竟她是什麼人,在香港這個現實的社會,竟然還有這種人存在?
以後,陸續聽到她的消息。為保存大澳文化歷史,千辛萬苦頂住壓力,建立了大澳文化工作室。因為官府粗暴沒收在工作室展出的鯨魚骨,鬧出風波,經各方援手,終於取回。政府用破壞原有濕地的方法來建立補償濕地,她提出反對。在濕地附近興建避風塘大壆,遮蔽大澳的日落美景,她提出質疑……她奔走呼號,用盡一切建制內外的辦法,最終都失敗而回。
保育大澳的自然景觀文物文化,黃惠琼忘我投入,身體力行。如果說,近年風起雲湧的保衛天星皇后,守護市集傳統,參與設計規劃,是真正本土運動的開始,黃惠琼十多年前在大澳展開的保育抗爭,是更早的本土運動,只因為限於大澳,沒有那麼轟烈矚目,不引起外界太多注視而已。黃惠琼的文化工作室,展現了大澳漁村生活的側影。例如舊時的捕魚工具、炊具碗筷等等,還有一架有相當歷史的木造手製兒童學行車,非常有趣。工作室當然不能和博物館相比,展品的鋪排說明也有點粗糙,但處處都顯出黃惠琼和一群熱心的大澳居民的努力付出,令人感動。
工作室不收門券,也沒有恆常的經費來源,財政非常緊絀,只能靠售賣明信片幫補。明信片都是昔日大澳漁村的生活片段,由攝影名家拍攝,值得買來留念。
我還買了一本黃惠琼寫的《澳水靈山》,介紹大澳的十大值得欣賞的生態環境,記述都市發展和大澳生態的變遷,最值得一提的,是研究水上人「鹹水歌」的傳統和來由, 「鹹水歌」多在婚嫁時唱,唱的都是對艱苦生活的嘆息對未來幸福的憧憬。如果只看文字還嫌不夠,可以看看由黃惠琼拍的DVD 片段,由大澳長者憑記憶親自演繹,原汁原味,是研究水上人文化的絕佳題材。
黃惠琼力量單薄,缺乏資源,無怨無悔,單槍匹馬堅持了二十多年,能不令人敬佩嗎?可幸的是,保育抗爭,全港的黃惠琼已經愈來愈多。
明報 2007-09-05
以後,陸續聽到她的消息。為保存大澳文化歷史,千辛萬苦頂住壓力,建立了大澳文化工作室。因為官府粗暴沒收在工作室展出的鯨魚骨,鬧出風波,經各方援手,終於取回。政府用破壞原有濕地的方法來建立補償濕地,她提出反對。在濕地附近興建避風塘大壆,遮蔽大澳的日落美景,她提出質疑……她奔走呼號,用盡一切建制內外的辦法,最終都失敗而回。
保育大澳的自然景觀文物文化,黃惠琼忘我投入,身體力行。如果說,近年風起雲湧的保衛天星皇后,守護市集傳統,參與設計規劃,是真正本土運動的開始,黃惠琼十多年前在大澳展開的保育抗爭,是更早的本土運動,只因為限於大澳,沒有那麼轟烈矚目,不引起外界太多注視而已。黃惠琼的文化工作室,展現了大澳漁村生活的側影。例如舊時的捕魚工具、炊具碗筷等等,還有一架有相當歷史的木造手製兒童學行車,非常有趣。工作室當然不能和博物館相比,展品的鋪排說明也有點粗糙,但處處都顯出黃惠琼和一群熱心的大澳居民的努力付出,令人感動。
工作室不收門券,也沒有恆常的經費來源,財政非常緊絀,只能靠售賣明信片幫補。明信片都是昔日大澳漁村的生活片段,由攝影名家拍攝,值得買來留念。
我還買了一本黃惠琼寫的《澳水靈山》,介紹大澳的十大值得欣賞的生態環境,記述都市發展和大澳生態的變遷,最值得一提的,是研究水上人「鹹水歌」的傳統和來由, 「鹹水歌」多在婚嫁時唱,唱的都是對艱苦生活的嘆息對未來幸福的憧憬。如果只看文字還嫌不夠,可以看看由黃惠琼拍的DVD 片段,由大澳長者憑記憶親自演繹,原汁原味,是研究水上人文化的絕佳題材。
黃惠琼力量單薄,缺乏資源,無怨無悔,單槍匹馬堅持了二十多年,能不令人敬佩嗎?可幸的是,保育抗爭,全港的黃惠琼已經愈來愈多。
明報 2007-09-05
02 September 2007
紅樹林
大澳有甚麼產品馳名中外?人們如數家珍:地道的咸魚,惹味的蝦糕,滋補的花膠和清香的茶果,都是到大澳必買的手信。大街那股海產的氣味,對好吃的港人有特殊吸引力。
但不少人都忽略了大澳另一種特產----紅樹林。紅樹林雖不是大澳獨有,是咸淡水濕地的特別樹種,米埔、濕地公園都有它們的影蹤,但大澳的紅樹特別惹人喜愛,因為它們就是居民生活的一部份。
小小的大澳,紅樹林的面積多達60公頃,舉目四望,幾乎到處都是,當中還有不少珍貴品種。紅樹林有「海岸守護神」的美譽,生長在岸邊泥灘,根部抓緊濕地。在外國,有些品種長至幾層樓高,海嘯巨浪襲來,衝力得以卸減,岸上居民可藉這守護神的庇蔭,逃過一劫,財產生命,得以保存。香港生長的紅樹,一般較矮,但亦有很好的防波作用,只要把漁船駛到紅樹林附近,就可減低海浪的衝擊。
由紅樹林造就的特殊環境,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,水筆仔、招潮蟹、彈塗魚、大小白鷺,都是大澳居民的童年記憶。
為了補償新機場興建時的破壞,有專家相中大澳昔日由鹽田和魚塘自然發展而成的濕地,要擴而大之,建造人工濕地。當地部份鄉民堅持在旁邊興建避風塘作為交換條件。於是,一項三億元的生態大破壞工程,在03年4月全面展開。由人工大堤圍成的避風塘,使用率極低,也徹底破壞了大澳日落的美景。最可憐的是人工濕地,紅樹苖每棵十元,共植了8萬棵,親眼所見,現在已所剩無幾,不少已枯成殘枝,半死不活,公家的自汗錢,名乎其實掉入咸水海。
災難還不只於此。當局正計劃將一塊紅樹林旁邊的土地,批給一個與政府關係密切的志願機構,蓋建幾層樓高的生態考察青年營舍,獨家給此機構使用。試想想,青年人集體活動,喧嘩嘈雜,口號震天,營舍離濕地這麼近,覓食的鳥兒,肯定嚇得魂不附體,再也不敢飛回來。生態考察變成生態破壞,在不少落後的國家和地區都不斷出現,我們為何不汲取教訓,又要在大澳重覆再犯?
人人口講環保,表態保育紅樹,但卻以為紅樹資源取之不竭,個個伸手要拿,令大澳的紅樹林生態,又一次陷入危機。
2007-09-02
但不少人都忽略了大澳另一種特產----紅樹林。紅樹林雖不是大澳獨有,是咸淡水濕地的特別樹種,米埔、濕地公園都有它們的影蹤,但大澳的紅樹特別惹人喜愛,因為它們就是居民生活的一部份。
小小的大澳,紅樹林的面積多達60公頃,舉目四望,幾乎到處都是,當中還有不少珍貴品種。紅樹林有「海岸守護神」的美譽,生長在岸邊泥灘,根部抓緊濕地。在外國,有些品種長至幾層樓高,海嘯巨浪襲來,衝力得以卸減,岸上居民可藉這守護神的庇蔭,逃過一劫,財產生命,得以保存。香港生長的紅樹,一般較矮,但亦有很好的防波作用,只要把漁船駛到紅樹林附近,就可減低海浪的衝擊。
由紅樹林造就的特殊環境,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,水筆仔、招潮蟹、彈塗魚、大小白鷺,都是大澳居民的童年記憶。
為了補償新機場興建時的破壞,有專家相中大澳昔日由鹽田和魚塘自然發展而成的濕地,要擴而大之,建造人工濕地。當地部份鄉民堅持在旁邊興建避風塘作為交換條件。於是,一項三億元的生態大破壞工程,在03年4月全面展開。由人工大堤圍成的避風塘,使用率極低,也徹底破壞了大澳日落的美景。最可憐的是人工濕地,紅樹苖每棵十元,共植了8萬棵,親眼所見,現在已所剩無幾,不少已枯成殘枝,半死不活,公家的自汗錢,名乎其實掉入咸水海。
災難還不只於此。當局正計劃將一塊紅樹林旁邊的土地,批給一個與政府關係密切的志願機構,蓋建幾層樓高的生態考察青年營舍,獨家給此機構使用。試想想,青年人集體活動,喧嘩嘈雜,口號震天,營舍離濕地這麼近,覓食的鳥兒,肯定嚇得魂不附體,再也不敢飛回來。生態考察變成生態破壞,在不少落後的國家和地區都不斷出現,我們為何不汲取教訓,又要在大澳重覆再犯?
人人口講環保,表態保育紅樹,但卻以為紅樹資源取之不竭,個個伸手要拿,令大澳的紅樹林生態,又一次陷入危機。
2007-09-02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