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 September 2007

大聲唔代表冇禮貌

《中國領事保護和協助指南》呼籲國人到了外國, 「在公共場合要表現平靜,不要大聲說話,避免突出自己」,連日來,引起了內地媒體強烈反響,圍繞中國人在海外的失禮表現,揶揄諷刺有之,搖頭嘆息有之,苦口婆心有之,厲聲撻伐有之,總之都是憂心忡忡,怕這樣繼續下去,中國人已成黃禍,終有一天會被開除球籍。

媒體議論紛紛,擾擾攘攘,官方終於按捺不住,出來定調,人民網以訪談形式,訪問了一位法學專家,以權威的口脗,解讀指南。

「大聲說話」給人大做文章,專家的解讀,當然要集中為這幾個字消毒。要把影響扭轉過來,專家搜索枯腸, 提出兩套理論: 一為「安全論」,二為「文化差異論」。

專家沒有否定禮貌的問題,但卻認為這只是小事一樁,重點在於安全:「在公共場所避免大聲說話,常常會引起他人注意,注意到你是一個對當地情况和規則不甚了解的外國人。在這一個陌生的國家可能導致不法之徒覬覦之心,影響到你的安全。」專家又說: 「不同的文明和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,它們沒有誰高誰低。

單純地說,大聲說話和小聲說話,如果不是從安全的角度來說,而從其他的方法來考慮,本身在不同的場合,在不同的國家,不同的民族,可能覺得並不是說哪個更好,哪個更差。」專家說得迂迴曲折,生怕傷害了中國人民脆弱的感情,呼籲國人入鄉隨俗,在公共場合降低聲浪,再三強調不存在好壞高低,只是文化不同,也是為了國人安全。專家解得吃力,翻來覆去,看得令人丈八金剛。外交部駐外使節,何不引用周潤發在電影裏的一句對白: 「我大聲,唔代表我冇禮貌」,廣為宣傳,解釋中國的大聲文化,取得人家諒解,不是更簡單直接嗎?

國人無論是呼朋還是喚友,嬉笑還是駡娘,不問場合,都嗓門特大,聲如洪鐘,這種習慣如何形成,有文化深層原因,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戒除。

要改變這種陋習,不能過分保護,要不留情面直斥其非,令他們有羞恥感。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,不是安全問題,更不是文化問題,而是跟隨地吐痰,到處便溺一樣,是個衛生問題,同樣是污染環境,令人生厭。

明報 2007-09-14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