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 December 2007

敲門

二十一歲的兒子還在大學念書,家比較近,沒住宿舍,跟你住在同一屋子裏。都是成年人,各有各的世界。他常常把房門關上,埋首上網、功課,或是MSN。同一屋簷下,你有你的生活,而他繼續他的忙碌。

你要進入他的世界,先要開啟他的房門。他雖然早已長大成人,但他仍是你的兒子,你進入他的房間前,會禮貌地先敲敲門嗎?在《親愛的安德烈》讀書會,母子展開了一段有趣而深層的對話。

「你沒有敲門!」「我有,安德烈,我每次都有敲。」「但你是一手敲,一手馬上開門。」主持人笑着插口:「像我開小女兒的房門一樣,左手敲,右手開。」「安德烈,你知道嘛,你上學後,我替你收拾亂糟糟的房間,你的電腦都開着,但我從來沒有看你的電郵。」「這有什麼好自豪?就像你逛超市,貨品都擺在那裏,但你沒偷, 『我從來都沒有偷超市的東西!』這值得拿出來跟別人講嗎?」兒子的揶揄回擊,媽媽只能苦笑,氣得說不出一句話來。

兒子抽煙,龍媽媽深惡痛絕,但兒子成年了,你能把成年朋友的煙從他的口中抽出來嗎?得只能限制抽煙範圍,到室外,到露台去。記者採訪,兒子說得累了,「你們讓他先去抽根煙吧。」兒子抽煙的現實,媽媽只能接受。

用同樣的邏輯,你會拆開別人的信,偷看朋友的電郵嗎?你當然不會。兒子沒關電腦,電郵都放在眼前,你忍得住沒有偷看,跟沒偷看朋友的信朋友的電郵有分別嗎?值得拿出來自豪地跟你的讀者分享嗎?

不為什麼,只是因為你是我的兒子。龍應台辯說,如果我真的是中央政府,我這個中央政府還是不錯的,至少有足夠的空間讓兒子成長。是否不錯,是相對和互動的,我心裏嘀咕,連龍教授都這樣自我感覺良好,難怪所有中央政府都欣賞自己的無微不至。

三種人會買《親愛的安德烈》這本書,一種是自我安慰的父母:「我們還算幸運,沒有安德烈這樣的兒子。」一種是子女,買給父母讀:「你看,我們算是挺好的了,你們還怨什麼?」我想我是第三種,一口氣讀完,對安德烈反叛有理的獨立宣言,表示欣賞之餘,還得用來警惕自己:學懂放手,真他媽的一點都不容易。

2007-12-16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