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 August 2007

與外星人對話


皇后清場,一切都在意料之中。林鄭月娥的所謂「走入群眾」,只是為清場辦了最後一道手續,一聲令下,龐大的國家機器當然所向披靡。


被最高長官讚譽有加,視為「好打得」的林鄭月娥,走過火紅的年代,對學運社運並不陌生,對年輕人的激情,也記憶猶新,恃着這份經歷,成為了長官令下「走入群眾」的第一人。


林鄭畢業後就馬上加入政府,受的是殖民地政務官的精英訓練。政務官最專長的,是按既定程序既定政策,把長官的命令執行得妥妥貼貼,只需按時完成,不要問應該不應該,公義不公義。


林鄭在殖民政府的十多二十年,是香港高速發展的年代,所謂「發展」,就是簡單的「拆舊建新」,套用馬傑偉兄的說法,香港變成了一列高速前進的火車。誰敢阻礙火車加速, 「唔好阻住我搵食」,遇人殺人,遇佛弒佛。


林鄭的所謂學運社運經歷,訴求都是如「搵食」般物質性的,艇戶上樓,小販擺檔,只要政策能令小市民安居樂業,一切擺平,皆大歡喜。


今天,擺在一眾政府官員面前的保育爭議,包括不少視「中環價值」為神明的香港人,都是老革命遇上新問題。這些非物質、非金錢的東西,在他們的認知範圍裏,從未遇過,無法理解。


保育人士強調的是歷史價值,官員們看着的只是工程價錢,不停的說遲交地盤就會浪費公帑。官員又說發展與保育要取得平衡,真正的意思其實是:發展先行,保育讓路,但先進的西方國家,早已是發展與保育結合,發展與保育並存,而P2 路與皇后並存的專業設計方案,早有人提出,但官員卻視而不見。


官員又剽竊了保育人士的語言,侃侃而談「公共空間」,廿四小時不上鎖海濱長廊,咖啡茶座還是小商店,任君選擇,這不是「公共空間」嗎?以為有個「空間」造出來開放給公眾,就算「公共空間」,這種淺薄的理解,怪不得與官員溝通,就像與外星人對話一樣困難。


明報 2007-08-06

No comments: